当代职业教育
主办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4-9154
国内刊号:51-1728/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2272 人次
 
    本刊论文
职业教育规律性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它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作为人类一项复杂实践活动的职业教育当然不能例外。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特定的、丰富的性质,它的发展过程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只有科学地认识职业教育固有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和掌握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规律以及由这些规律相互作用形成的规律体系,才能从本质上和整体上对职业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因势利导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实践。
  
  一、职业教育的性质
  
  一般认为,事物的性质是指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事物的本质是“体”,特征是由“体”生成的“性”。笔者认为如果将事物的价值也就是事物的“用”考虑在内,即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价值三者的结合上来考察事物的性质,将更加有益于对事物性质的理解。
  
  (一)职业教育的本质
  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大辞典》(修订合编本)认为,职业教育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辞海》(1999年版)认为,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周济院士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欧阳河教授把职业教育定义为:是为想成为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综合上述对职业教育定义的阐述并结合对职业教育现实的考察,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最核心、最稳定、最突出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依据,因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
  
  (二)职业教育的特征
  1.社会性特征:职业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部分,它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支柱行业的职业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2.教育性特征: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教育是属,职业教育是种。教育的一些规律、原理、方法等也基本上适用于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职业性特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社会生产、服务一线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相应的培养内容则是职业针对性强的知识和技能。
  4.实践性特征: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强调“产学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实训实习等等。
  
  (三)职业教育的价值
  1.社会价值:职业教育将人由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现实劳动力,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积极因素。
  2.教育价值:普通教育依据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选拔人才,职业教育则依据实践动手能力来培养和选拔人才,在一个健全的教育体系里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3.对人的价值:职业教育在普通教育之外开辟了一条成才之路,有利于人们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并能促进就业和改善生活质量。
  4.社会文化价值: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彰显劳动的价值,有利于克服传统观念中“重道轻器”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消极因素。
  上述将职业教育的性质概括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价值三个层面和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不同层面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决定了现实中职业教育性质的有效系统。如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而实践性发挥得充分又会反过来强化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一职业教育的本质。事物的性质是事物规律性的依据,正确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性质是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前提。
  
  二、职业教育的主要规律
  
  职业教育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在社会发展层面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体现出的规律性;第二,在教育事业发展层面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中体现出的规律性;第三,在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层面上,职业教育特有的教育教学规律性。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规律
  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受教育和就业的需要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社会的科技、政治、文化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这种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辩征关系贯穿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其它关系和过程,因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国已故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半个多世纪前曾经深刻地阐述道:职业教育有最紧要的一点,就如人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这里的“社会性”就是指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在这一辩证关系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产生、规模、结构、水平、体系以及发展的趋势,这是这一关系中主导的方面。
  职业教育是伴随现代工业文明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在各类教育中只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消极地落后于或者不切实际地超越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去办职业教育,都会对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自身带来不利影响。科学技术对职业教育也有着重大影响,它一方面直接地作用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其它方面间接地影响职业教育。接受教育是公众的基本需求之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状况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状况等因素,仅靠普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公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就业的需求。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众接受教育和就业的需要。社会政治对职业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有远见的社会领导者会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社会文化对职业教育也有一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的知识观和“学而优则仕”的择业观对职业教育发展有不利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的因素对职业道德的养成又有着有利影响。
  其次,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职业教育并不仅仅处于被决定、被影响的地位,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容低估的反作用,正是在这当中职业教育体现了自己的社会历史价值。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作在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只有高度发展的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起这一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满足公众接受教育和就业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职业教育对社会政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它的良性发展会促进就业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职业精神的养成可以促进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各行各业工作质量的提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打破旧的知识观和择业观,促进传统文化的变革。
  我们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矛盾双方建设性地向各自对立的方面转化,形成双赢的局面。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至少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统筹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政策、法规、财政税收等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2.在教育事业发展层面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现象,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3.在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层面上,职教工作者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这个“灵魂”,自觉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社会发展大潮中,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体现自己的历史价值。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辩证关系的规律
  普通教育主要指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中既有共生共赢、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生相克、相互对立的一面,这一辩证关系贯穿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好这个关系,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
  首先,在这一辩证关系中二者是共生共赢、相互促进的。第一,这两者共同承担为社会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任。普通教育根据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人才进行滤选和培养,职业教育则根据应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人才进行第二次滤选和培养,在健全的社会教育体系里这两次滤选和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从普通教育脱胎而来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术、人员和场地等大多是从普通教育借鉴和转化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普通教育的发展作支撑。第三,职业教育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基础和通识知识,只有这两类知识的传授形成恰当的组合才能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相生相克、相互对立的一面。第一,在一定时期国家可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是一定的,在安排这两类教育的发展上就有可能出现两相矛盾的局面,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时期尤其如此。第二,就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而言,学校的教育学时是一定的,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两类知识传授顾此失彼的矛盾,影响职业教育质量。
  我们要科学地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辩证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彰显二者相互促进的一面,克服和化解相互矛盾的一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好这两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便其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目前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
  2.职业教育应善于不断吸收和借鉴普通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增进交流,相互促进。
  3.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统筹兼顾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基础和通识知识传授的比例关系,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规律性,职业教育特有的教育教学规律至少有以下七条:
  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律。培养目标是教育范畴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在教育理论而且在教育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一培养目标的核心是不会变的,它贯穿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始终,制约并影响着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其它规律,因而是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规律。
  2.职业教育培养途径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培养途径。职业教育必须突破普通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强化实训实习的教学功能,并与企业、行业、社区等紧密结合,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职业教育培养途径特有的重要规律。
  3.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建设特有的规律性。普通中等教育以知识为本,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设专业。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本,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侧重学术性和工程性。职业教育则以职业为本,按照职业分工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并强调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可见,坚持以职业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专业设置,适时、适量地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规律。
  4.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规律。课程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建设特有的规律性。普通教育课程建设坚持知识导向和人格导向的原则,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则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导向为核心,正确处理职业能力导向、知识导向和人格导向之者的辩证关系,以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来保障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规律。
  5.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特有的规律性,即在实践行动过程中教与学。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教师与学生互动,使学生通过自主地获取信息、自主地制订计划、自主地实施计划、自主地评估实施的效果,在自己的实践行动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体系。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为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教学法等转换。
  6.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特有的规律性,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一般指具备教师资格,同时又具备专业技术系列、技能系列资格,或在相关生产、服务一线工作足够时间、具备足够相关知识与经验,或主持、主要参与过相关工程技术设计、实施的人员。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性因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般采取引进、聘请和现有师资培养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7.职业学校管理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管理特有的规律性。首先,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在传统课堂、实训课堂和实习基地之间有序地时空转换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至于后勤管理等与之相适应。其次,职业学校的人员管理既包括对校内职工的管理,又包括对校外专家、外聘教师等人员的管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建立起有别于普通学校的适合自己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在认识和运用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诸规律的过程中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1.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律为核心展开。一方面,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纲,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它环节都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律是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与教育教学诸规律之间的连接点,科学地制订和实现培养目标既是基本规律实现的保障又是教育教学诸规律实现的前提。
  2.要把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诸规律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和运用,不能顾此失被。比如我们虽然确定了正确的培养目标,但是培养途径依然是普通教育的模式,或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那么培养目标就会落空。
  3.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可借鉴的理论与经验还不多,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职业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总结实践中的经验,这是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原则。

  
  三、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系
  
  职业教育的诸多规律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系,正是由这个规律体系影响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职业教育的各个规律,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职业教育实践。
  
  (一)职业教育规律的整体观
  首先,职业教育三个层面的规律都是自成体系的。
  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有经济、科技、教育和就业需求、政治、文化五个重要因素与职业教育发生联系,如果细分的话,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规律下可以列出五个或多个子规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联系最终是通过“职业”这个范畴体现出来的,“职业”在这一关系体系中处在焦点的位置。
  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辩证关系中,按学校类型可以分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等。还可以从教育教学的原理、方法、教育体系等方面观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以“教育”这一范畴作为基础的。
  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诸规律也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等教育教学诸环节的特殊规律,而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又保障了培养目标规律的实现,在这个有机系统中,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核心,也是焦点。
  其次,职业教育三个层面的规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依一定的机制形成了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系。
  第一,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产生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等状况;第二,在社会教育母体中孕育出了职业教育,并滋养着它的发展;第三,职业教育以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依据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核心确定培养方式,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师资建设等,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和“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三者是核心概念,是职业教育规律体系关系之网的“网上钮结”。
  职业教育及其规律的整体观还告诉我们,职教工作者应具备宽广的视野,善于了解和借鉴其它行业、其它地区乃至其它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加强交流互动,相互促进发展。
  
  (二)职业教育规律的运动观
  运动和发展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规律的内涵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的,职业教育规律体系是动态的平衡。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其做静态的研究,还要对其做动态的考察。职业教育及其规律体系整体运动的逻辑如图所示:
  
  从上述职业教育及其规律体系总的运动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职业教育及其规律体系总的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实现过程;第二,上述总的运动过程里包含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辩证关系的过程这两个子过程;第三,职业教育总的运动过程的质量取决于各子过程的运动质量,而子过程的运动质量又要符合总过程的性质要求。
  在职业教育的运动与发展上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着力探究,一是发展动力问题,二是发展趋势问题,动力不足的发展和方向不明的发展都不会是好的发展,由于篇幅所限,这两个问题不在此展开探讨。
  
  (三)职业教育规律的平衡观
  规律即是关系,本质的关系,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体系,只有努力地促使职业教育的各种关系保持在相互适应的状态,职业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发展,其属性才能充分彰显,这就是职业教育规律的平衡观。
  如前所述,职业教育规律体系是由三个层面的规律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一是要处理好每个层面上的各种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三个层面规律之间的关系。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三个层面的关系之间、每个层面上各种关系之间以及每种关系不同方面之间的价值和重要性不是等价的,是有主次之分的。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核心,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辩证关系中,从职业教育的视角上看自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是着眼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诸规律中,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律是核心,其它如培养方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等都围绕这一核心开展。在职业教育三个层面的规律之间,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规律是主导,是核心,是基本规律,其它两个层面的规律都围绕它起作用,是为了实现基本规律而存在的。
  还要指出的是,处理职业教育的各种关系,不是消极地平衡,而是积极地适应,要采取适度积极的态度。比如我国一些较发达的地区注重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发展动向,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设计自己的发展。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职业教育的状况有可能会在数年后在我国较发达的地区重演。当然这种“积极”是适度的,不是盲目的积极,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地区不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盲目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就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李瑞环.辩证法随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当代职业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当代职业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